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艺术思潮 > 国内 > 90年代中国美术思潮概述

90年代中国美术思潮概述

2013-02-03 19:36:50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易英

文︱易英

90年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对90年代的美术有深刻的影响。90年代初,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的年轻艺术家拉开了90年代中国美术的序幕。1991年7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个“新生代”画展,参展的艺术家大多是80年代末毕业于美术学院的学生。“新生代”成为90年代美术的一个重要起点。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在风格上并不非常现代,他们基本上都是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他们自己的生活,这与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中的青年艺术家所追求的西方现代艺术风格完全不同。新生代艺术家大多是在文革后接受的中学教育,80年代末90年代初毕业于艺术院校,他们没有经历过文革和知青生活,当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经历了十年的改革开放,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时期。由于不同的经历,这一代年轻人没有知青一代的理想主义和历史使命感,他们对现实的生活更加敏感,更关心个人的生存经验和前途。他们在记录他们生活的同时,也记录了一个正在变化的时代,记录了正在兴起的都市文化和大众文化,他们是这种文化的接受者与参与者。80年代流行的西方现代艺术风格不为他们所看重,他们希望用一种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这也正好与他们所受的学院教育相吻合,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新学院派”和“新现实主义”。1992年10月,在广州举办的“广州油画双年展”,这届展览承袭了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的余波,又是新生代艺术的集中展示,同时也是首次在国内按照市场方式由批评家策划操作的大型全国性展览,这个展览标志着85现代艺术运动的结束和90年代艺术的开始。

1993年在香港举办了“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政治波普”在这个展览上浮出水面,直至90年代中期,“政治波普”都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简单地说,“政治波普”就是用波普艺术的手法和观念表现政治题材。波普艺术是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艺术风格,是发达的大众文化、传媒文化和商业文化在艺术上的反映。8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传入中国,中国的前卫艺术家把它作为一种现代艺术风格接受过来。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也迅速发展起来,当代社会所提供的新鲜的视觉经验开始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反映出来。政治波普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类是85运动的参与者,经历过文革的一代艺术家,他们采用波普艺术的手法来表达他们在文革时期的经验,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在他们的作品中,文革时期的标语、宣传画、政治口号以及历史图片、旧报纸和老照片等都作为现成品进入画面,改变了传统的绘画风格,更加直观表达了现实与历史的经验,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80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延续。实际上,另一类政治波普的影响更大,这一批艺术家主要从新生代过来的,但他们不是一般地描绘他们的生活,而是更为关注形式,这种形式已不是现代主义的形式主义,而是敏感地反映了大众文化时代的视觉经验,尽管这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向当代文化转型的时期。政治波普的作品大量搬用公共图像的方式,采用公众熟悉的公共形象和符号,不仅具有视觉的冲击力,而且也更适合逐渐习惯于当代视觉文化的公众的接受习惯。政治波普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当代视觉文化的反应,但其题材在90年代前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带有殖民文化的背景。从政治波普分离出来的“艳俗艺术”更多地采用了流行文化的视觉手段和视觉形象,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流行文化对公众生活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危机。

90年代中国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前卫艺术的本土化,不论是新生代还是政治波普都不是像80年代那样直接搬用西方现代艺术的现成样式,而是立足于现实的中国经验。1993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水墨)”拉开了实验水墨的序幕,在其后的几年连续举办了几届“表现与张力”实验水墨画展,使得在现代艺术运动中一度沉寂的水墨画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实验水墨虽然受传统媒材的局限,不可能直接反映当代视觉文化的特征,但它承载着传统的重负,在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实验水墨画家构成了传统水墨画变革的最新锐的力量。

从90年代中期以来,现代雕塑的发展也引人注目。长期以来,雕塑的创作总是按照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是实验性的室内雕塑,个性的表现与现代主义语言的结合,但很少有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另一个是城市雕塑,虽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大多数作品是迎合公众趣味的唯美的雕塑,即使是那些抽象的金属作品。到90年代后期,现代雕塑开始从室内走向公共空间,尽管这个公共空间还是指城市雕塑,而是指在公共空间的雕塑展览,一些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没有让他们的雕塑观念停留在现代主义的阶段,而是充分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在题材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紧迫问题,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在形式上吸收了装置艺术的观念,将日常生活的现成品与雕塑结合起来,这样进入现场的公众更能从自身的经验中感受艺术家所提出的问题。

公共艺术的发展预示着中国艺术的新趋势,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开始利用现代图像的制作技术与方式,如摄影、摄像、计算机图像和信息技术等,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生活方式,他们可能是将中国艺术引领到网络时代的一代人。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